陈龙,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原本职业道路指向学术殿堂。但在2018年,他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选择,那就是成为了一名外卖骑手。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了解这些看似平凡却又不可或缺的城市“跑者”的真实生活。他的这一选择不仅使他亲身感受了外卖骑手的辛苦,还让他深入了解了外卖平台算法系统的运作机制。他究竟发现了什么?被“监控”的骑手当陈龙初次踏入外卖领域时,他和其他新入行的骑手一样,面临着诸如路线不熟悉、送错餐等常见的难题。然而,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迅速掌握了外卖骑手的各项技能,从一名新手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熟练骑手。在持续的送餐经历中,陈龙渐渐发现,外卖平台的算法系统以一种广泛且深入的方式,全面“数字化管理”着外卖骑手。算法系统为每个订单灵活安排配送时间,这个时间会随着天气、路况、骑手速度等实时因素而不断变化。陈龙曾亲历过这样的场景:一次,他接到了一个距离较远的订单,系统最初显示的配送时间为40分钟。在他送餐的过程中,原本设定的配送时间持续减少,直至缩短到25分钟。这种不断变化的时间限制,给骑手造成了巨大压力,让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以免超时受到处罚。除了动态配送时间,算法系统还具备强大的实时监控功能。骑手的地理位置被系统实时监控,若其行进路线偏离预设或速度不符合标准,系统会即刻触发警告。这种如同“电子眼”般的严密监控,使骑手们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唯恐因细微的偏差而违反平台的规定。骑手们承受着评分制度的巨大压力,送单速度、准时率、顾客反馈等多重指标共同作用于他们的综合评分,而这一评分直接关联着他们的订单数量和收入水平。陈龙曾亲眼目睹一位骑手因一次小小的失误被顾客投诉,评分骤降,从此接到的订单数量大幅减少,收入也随之锐减。这种评分机制,无疑加剧了骑手之间的竞争,使得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提升服务质量,以维持或提高评分。奖惩制度则是刺激骑手提高效率的另一大法宝。准时送达的骑手会获得奖励,而超时的骑手则会面临扣款。陈龙了解到,有骑手因连续超时被平台罚款数千元,这一数额几乎相当于其一个月的收入。这种高压下的奖惩制度,让骑手们不得不拼尽全力,甚至不惜采取一些极端手段以追求速度。速度追求过高,让骑手和城市的交通安全面临大风险。为赶订单,骑手常冒险违规,比如闯红灯、逆行,还在人行道上飞驰。这不仅让骑手身处险境,也给城市交通带来风险。有报告显示,外卖骑手出事故的几率比普通司机高很多。这些数据揭示了算法“数字管理”下,骑手们所处的艰难境地与无奈选择。骑手与平台的斗智斗勇在面对外卖平台日益严格的“数字控制”策略下,骑手群体并未陷入完全被动的境地,而是通过一系列策略性调整,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存智慧。其中,“挂单”技巧作为骑手们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其实质在于通过技术手段优化配送流程,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配送环境。根据陈龙教授的深入调研,该技巧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远距离或路况不佳的订单。骑手们选择延迟确认“已取餐”,实际上是在争取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资源,用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配送障碍,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等。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骑手因时间紧迫而可能产生的违规行为,如超速驾驶、违反交通规则等,从而降低了事故风险。一位骑手说,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严苛的考核机制,“挂单”成为他们平衡效率与安全的重要工具,尽管这种做法背后透露出的是对行业现状的无奈。面对问题,平台方积极行动,推出了“智能监控”功能,对骑手的行为进行即时监控,准确识别并干预潜在的“延迟确认订单”情况。这项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了平台的监管效能,同时也促使骑手在规划配送路线和时间上更加审慎。此外,平台还设定了严格的“延迟确认”时间限制,进一步限制了骑手的操作余地,要求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取餐确认,否则将面临相应的惩罚措施。面对平台的反制,骑手们并未停下脚步,而是转向探索新的解决之道,如利用城市中的“捷径”来缩短配送时间。然而,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曾有一个骑手闯入施工工地导致的意外就是典型的例子。此类行为不仅威胁到骑手的人身安全,也反映出外卖行业高压工作环境下的无奈选择。这一系列骑手与平台之间的动态博弈,表面上看是效率与规则的较量,实则揭示了外卖行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不断升级的竞争压力,迫使骑手不断突破身心极限,而平台则根据骑手的表现持续提高服务标准,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现象加剧了骑手的工作压力,容易频繁引发身心健康问题,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顾客满意度下降、外卖食品安全隐患增多等。群众的呼声2020年,社交媒体上热传一篇题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该文生动展现了外卖骑手在算法系统压迫下的生存困境,促使大众对外卖行业的种种问题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在舆论浪潮的冲击下,外卖平台积极作出调整。美团优化了调度系统,以缓解骑手的配送负担;饿了么则推出了“骑手福祉行动”,为骑手增添了更多福利与保障措施。然而,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骑手的工作条件,但算法系统的“数字枷锁”并未被彻底打破,骑手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监管,政府部门也积极采取行动。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纷纷约谈外卖平台,要求平台加强骑手的权益保障。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政府在保障骑手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政府加强监管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度。针对外卖行业的诸多问题,专家们一致倡导制定“算法伦理”准则,以确保算法的公正透明,从而捍卫骑手的基本权利。具体来说,算法设计需兼顾骑手的实际情况与身体状况,合理规划配送时间与路线;同时,平台应增强对骑手的培训与支持,提升其专业素养与幸福感。结语外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骑手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仅是城市的“跑者”,更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我们应当对他们抱持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助力他们在城市中寻得归属感。此外,平台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算法道德体系,以保障骑手的权益不受侵害。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健康、更加人性化的外卖行业。在这个行业中,算法不再是冰冷的“数字控制”,而是成为连接骑手与顾客的桥梁;骑手们也不再是孤独的“跑者”,而是拥有更多关怀和支持的“城市英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