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4 22:09:13 来源:新闻集结网 作者:锦程
一批省份和城市,悄悄拿到“特权”。昨天,国务院公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很多人看到专项债3个字,可能直接就忽视了。但是我想说,这份文件非常重磅,深度关联着明年经济和楼市的回暖速度。什么意思?不要急,听我慢慢说。这份文件,最重磅的地方就是:把专项债的审批权从国家下放到地方,允许部分省、市、新区“自审自发”地方专项债。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专项债对于救市的意义,我说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08年大家都知道4万亿资金救市,但是这4万亿的资金,并非全部都是国家出的。4万亿里,老大承担的资金是1.18万亿,地方承担配套资金2.82万亿。这就像消费券一样,国家能给几成补贴就很不错了,剩下的地方也得自己掏些钱的。那问题就来了,地方的钱从哪来呢?发Z就很关键。08年的之前,地方是没有资格直接发行债券的,都是老大直接发。08年国家开始允许地方在一定单位内发行地方Z,但是需要老大审核。刚开始审核是非常严格的,但是随着全国基建大面积地铺开,各地项目申报根本批不过来。为了适应新形势,老大开始放松对地方发债的限制。紧接着,全国基建进入爆发期,市场也很快迎来了剧烈的回暖。救市,归根结底就是往市场注入资金,地方Z的背后就是地方的资金,如果这部分无法解决,地方哪怕想行动,也没法行动。所以说,能不能发行足够的专项债,对各地稳增长非常关键。并且,这次的文件还突破了专项债还款的资金限制,允许地方自行调配资金。换句话说,只有你有足够的财Z还款能力,想借多少专项债就可以借多少专项债。2024年的最后几天,对地方专项债进行这2个维度的优化,意思很清楚:明年新的Z务周期开启,资金将迅速的涌入市场。能拿到“自审自批”地方Z权限的城市,毫无疑问明年的经济刺激会给力,资金流动会更多、更快。目前,文件已经公布首批实行的省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山东省(含青岛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四川省以及雄安新区。能看出来,这些城市基本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好,Z务压力比较小的省市。像我们常常说的北上广深,珠三角、长三角,这次都在名单中,但是中西部地区涉及的比较少。所以说这份文件名单非常值得普通人去思考和借鉴。因为这是官方在为我们划重点,到底哪些地区财Z更有实力,负Z压力更轻,明年有更多的空间去刺激回暖。我也想再次跟大家强调,信号很明确了,2025年大概率是宽松的起点,不仅是货币宽松,Z务也会出现宽松,水流出来是没有意外的。2024年的主题是化Z,钱没有充分的流出来,所以市场表现是普跌。2025年的主题是宽松,钱会有重点、多渠道的涌入市场,市场的表现就大概率是分化了。想想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收储资金,哪个不需要地方资金的配合呢?拿到资金的城市,和没拿到资金的城市,接下来资产回暖速度天差地别。我真的建议大家,2025年1季度之前,尽快把自己的资产放到核心城市里。真的建议大家出来看看市场,经过这轮资产的普跌,市场上很多机会都是非常不错的,赶在25年的分化到来之前,建议大家尽早做好准备。今晚我的闭门直播,也会跟大家详细聊聊2025年市场的局部机会,你的房子是该继续持有,还是立马置换?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住自己的财富?今晚的直播都会详细聊到,包括现在1线的市场到底是什么情况?关注的朋友,扫码来我直播间详聊吧。不过,这次松绑专项Z,也能看出这轮救市和之前是完全不一样了。2025年,放水不假,但是能不能流向你非常关键,从这次的《意见稿》来看,接下来的水流方向也是非常清晰的。1、房地产扩张和旧基建成为过去式。08年是基建,15年的全国性的棚改,这是过去2轮救市的重点,也是过去2轮普涨的关键。这次是明显不同了,在专项债使用的范围上,文件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除了收保障性住房和土地储备,不能将专项债流动到房地产开发市场,和无收益的基建项目上。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正面清单。所以说,这轮接水的不再是房地产扩张和旧基建,而是能容纳未来产业腾飞的新基建。而房地产呢?明年的重点更多是去库存,这跟住建部门的会议是对的上的。因为这次虽然禁止专向债流入房地产,但是还是允许专向债资金流向收储和城市更新。这跟前几天会公布的重点,是完全吻合的。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那么大家可想而知,在名单内的城市,明年在刺激楼市止跌回稳上,是不是回更加给力呢?除此之外,还有1点要注意的是,新质生产力注定是接下来接水多的板块,如果大家参与不了新行业,那就要额外关注这些能接到到新质生产力水的板块。当不成高科技的股东,还可以考虑当高科技的房东。2、2025年,深度分化从政策端就已经开始了。这轮救市,相比过去是更加注重收益率,所以这轮救市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因城施策。过去只有楼市上因城施策,现在专项债的审批上也开始因城施策。而大家再往前思索,城中村改造是不是最开始也只允许30个城市来做呢?这轮政策思路很简单,就是只允许未来有发展空间、偿Z能力的城市,去提前布局,提前发Z。因此无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这次专项债审批的下放,都只涉及到部分城市,而非所有城市。如果你的城市,并不在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名单里面,不再收储的范围内,这次又不在允许“自审自发”专项债的范围内。不要怀着太多妄想了,这轮不是普涨,而是深度分化。这次政策辐射不到的城市,本身经济发展就不够强劲,还处于救市的死角,注定是难以回暖的。与其等普涨,不如趁早卖房置换,才能更快的挽回亏损。3、新一轮的债务周期彻底开启。今年针对地方Z务,已经出了两个大招:一个是10万亿的地方替换隐形债务的专项债资金;一个是这次出台的下放地方专项债的审核。这就是我说的,化债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平稳债务压力,第二阶段是D水来稀释债务。现在这个信号节奏是越来越清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就是在政策和水流的冲击下,Z务会开始迅速重组:1、优质的资产,能稳住现金流的人,依旧能拿到结果;2、劣质的负债,以及稳不住现金流的人,会迅速被洗下牌桌。Z务不会被解决,但是会在这样的洗牌和重组中继续往前,这就是Z务周期,现在恰恰处于新旧Z务周期交替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在这种时候务必要搞清楚这2点:1、你的资产够不够优质?2、你的现金流够不够稳健。如果你同时具备这两点,你将是这轮周期波动下,最大的赢家,因为你将同时拿到负债被稀释,资产价格上涨的双重红利。但是如果你不具备其中任何1点,现在就要赶紧行动了。如果你只有存款,接下来注定是要重新拉回通胀的,存款收益率会越来越低。而如果你手里的资产不够优质,这波分化回暖的行情下,你的资产也很难拿到上涨的结果。但是如果你的债太多,且都是不良的,那么你很可能熬不住到拿到结果的那天。所以说,现在真的要认真的审视自己的情况了。第一你有没有资产;第二你的资产够不够优质(这决定了你的债能不能够被稀释);第三如果你的债务压力够大了,你会不会优化;第四,优化之后,哪些城市有值得布局的机会,以及什么时候适合去布局?以上这4点是你重点要去做判断的时候,因为2025年水流的结果是确定的,但是能不能流动到你就不确定了。今晚我的闭门直播也会详细跟大家聊这个部分,我会对明年25年的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看完大家会更明白,你的情况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关注的朋友扫码加我微信来领取直播门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